陈润余:以危机意识应对混凝土机械产能过剩
发布于:2014/12/29 9:48:07
关键词:徐工,泵,泵车,机械制造,臂架,重工,焊接,电器,搅拌车,搅拌站
简 介:“一个有远见的企业家应有危机意识跟危险意识才能无往不胜,尤其是在目前混凝土机械产能过剩的状况下,必须要有危机感或压力感。”前不久,我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混凝土机械分会名誉会长陈润余表态,深入浅出地分析了...

产能过剩呼唤转型升级
2013年,必威注册 全世界水泥产量约40亿吨,亚洲占总产量的79.4%。当中,我国24亿吨,占全球总产量的58%。水泥行业的一些专家曾预测,到2016年我国的预拌混凝土可达到30亿立方米。“从这组数字不难看的出,我国市场、亚洲市场是我们混凝土机械的主战场。”陈润余说,“美洲、欧洲、非洲仅占20%,惟独大企业才能力及,为此中小企业应立足我国、亚洲市场。”
陈润余认为,尽管市场如此庞大,但我国混凝土机械企业,90%以上产能过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,这必将引起新一轮市场恶性竞争及压力,对此,混凝土机械制造企业应高度重视。
当下,国内大部分的混凝土标号分别是C20、C30,这种混凝土的特点是强度低,水泥用量大,1立方米混凝土用350~450公斤水泥,1吨水泥也就生产2~2.5立方米混凝土,这也是我国水泥用量每年上升的主要原因。要是用高标号的混凝土,如C60、C80、C100,则可大大节省水泥用量。
上世纪八九十年代,在全国曾经掀起过二次搅拌、裹砂、裹石、净浆法热潮,并取得良好的效果,但没有推广开。就当下而言,尽管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成本高一些,但强度大大提升,水泥用量锐减,砂、石用量减少,同样强度体积大大降低,这也是目前节能减排的重要方法之一。
此外,新标准的执行,也是企业升级换代的一种表现形式。
2014年4月16日,住建部发表了一个新的行业标准《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及管理技术规程》编号为JGJ/T328—2014,自2014年10月1日开始实施。这个标准的控制要求包括:原材料、生产的废水废浆、废弃混凝土、噪声、生产性粉尘、运输管理、职业健康安全。
陈润余说:“该标准既对搅拌站的生产商有要求,又对运用商的混凝土生产企业有要求,难度相当大,因此对我们行业是一次严格的检验,要是达不到以上前三条要求,该企业就岌岌可危了。”
除此之外,混凝土车辆远程调度管理系统的应用,这也是混凝土机械转型升级的主要内容。这个系统采纳先进的混凝土车辆(搅拌车、泵车、车载泵等)信息管理跟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,并结合先进的GPS全球定位(北斗也能够)技术,GSM全球移动通讯技术、GIS全球地理信息处理系统。不只能够动态查询车辆在行驶或静止状态下准确的位置、速度、方向等信息,还能准确地识别各种工作状态(待命、任务、重车、卸料、空车、检修),实现用户所有车辆的调度跟管理。
建设人才引入机制
当今社会科技飞速发展,数字化、网络化、智能化是发展主潮流,然而,跟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企业80%~90%的人只懂机械液压、电器工艺、焊接等,高智能化、数字化的人才不到5%,这是企业的致命伤之一。
在留住人才角度,国外很多企业家表态员工第一,用户第一的企业文化理念,给予越来越多的资金跟优厚的环境让他们有用武之地,跟发展跟提高的空间,让他们无后顾之忧。特殊是贡献大的人,保证有优厚待遇。陈润余建议,国内企业要留住人才不妨借鉴一些国外企业的成功经验,让所有职工按贡献参股,这样员工才能同舟共济,寻求共同发展目的。
在想方设法留住人才的同时,陈润余也十分反感连锅端的挖人恶行。在369T爱色丽光密度仪 这角度,混凝土机械制造行业是重灾区。他提倡人员自由流动,但也反对和风上项目好的行业;他勉励有实力的企业进军外资品牌垄断的行业,在收复失地的同时,既能够公开招聘,也能够自己培育或者到国外去招聘有用的人才。
扩大创新力度
“创新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动力,任何一个企业的产能过剩,必须要通过产品更新换代来解决,这就要扩大产品创新跟技术创新的力度。”陈润余说,“我国的混凝土机械当下是世界老大但不是最强;有改进、提升,但没有突破性的技术成果。有人说我国有最长的101米臂架泵车,有能打到630多米的高压混凝土泵,这种提升没有惟一性跟不得取代性,谁仿造一下都能达到,因此我国是一个创新落后的国家。”
这一论断似乎也能够从国际上创新型国家的排列顺序来得到佐证。2012~2013年,世界创新型企业数量最多的是美国47家,排在首位,其次是日本25家、法国13家、韩国7家、瑞典3家、瑞士3家、德国1家。美国为何强大?回答很简单:科技是后盾。
陈润余认为,必威注册 一个企业要实行创新,核心在于企业家。例如,三一重工做适使用于农村乡镇的k8混凝土机械;中联重科大手笔投入,研制制砂机、环保站、干粉砂浆上下游的产品等创新行为都凝聚了企业家的智慧跟魄力。
当下,在混凝土机械行业,突破制砂机技术瓶颈是当务之急。尽管南方路机、中联重科、徐工集团已有相关产品供应市场,但技术上跟国外比较,还有一定的差距,而国外只允许把产品卖给我国,技术上是绝对封锁的。据了解,中国2013年用砂量达100亿吨,产值达3000亿元,有专家预估,到2015年全球机制砂用量达483亿吨,我国机制砂,需要量达200亿吨。不只建筑业、公路、铁路需要用砂,包括页岩油也需要用砂。美国打一口油井要用700吨砂,能够预计,今后机制砂的用量是相当可观的,这也是中国相关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的一个重要领域。
“虽然企业家在一个企业的自主创新中占有主导位置,但综合来看一个企业的创新光靠企业家一个人也是不行的,要建设一个完善的创新机制跟制度安排。要保证创新者取得创新应有的回报,企业文化要保证既褒奖成功,又需勉励一定的冒险并包容失败,让科技人员争先恐后去争取项目。在这一点上徐工、中联、三一都有好的经验,好的结果。”陈润余总结道。
(来源:我国工业报)
关键词:徐工,泵,泵车,机械制造,臂架,重工,焊接,电器,搅拌车,搅拌站